?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在老年人中特別多見,其特征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慢支)或肺氣腫等引起氣道阻塞,病情呈慢性進行性加重,由于病程遷延和反復發作,呼吸功能明顯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嚴重的病人會因呼吸衰竭死亡,近年來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趨勢,在大城市已成為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
有關專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需要長期防治的疾病,然而,患者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防治普遍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誤區一: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不等于慢阻肺
只有氣流受限的慢支,肺氣腫才能診斷為慢阻肺。人人都應重視肺功能測試,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70%可以確定有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存在。
誤區二:認為慢阻肺很常見,現在醫學發達,對人健康威脅不大
其實近年醫學進步,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下降,但慢阻肺的死亡率卻逐年增加,目前已經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吸煙(包括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是造成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煙草消費的增加,女性煙民隊伍擴容,使慢阻肺發病率高居不下。工業化粉塵和化學物質污染,城市中陰霾天氣日益增多,新型病毒(甲流,禽流感),超級細菌感染等都在損害我們的支氣管。防治慢阻肺任重道遠。
誤區三:哮喘和慢阻肺是一回事
大多數哮喘患者的氣流受限具有顯著的可逆性,是其不同于COPD的一個關鍵特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較明顯的氣道重塑,導致氣流受限的可逆性明顯減小,臨床很難與COPD相鑒別。 COPD和哮喘可以發生于同一位患者;而且,由于二者都是常見病、多發病,這種概率并不低。這是人們常把他們混為一談的原因。
誤區四:病情嚴重時才需要藥物治療
其實慢阻肺患者平時就應該運用兩種噴劑,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噻托溴銨(思力華)。這兩種新藥目前認為能明顯防治慢阻肺。前一種藥物含激素,有抗炎作用。很多人以為吸入激素治療慢阻肺的副作用會很大,偶爾用用可以,不能長期用,其實是錯誤的,就應該長期堅持用。
誤區五:認為吸氧只有在搶救時才需要
其實慢阻肺患者穩定期進行長期家庭氧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一般用鼻導管吸氧,應該是持續低流量吸氧,氧流量為1.0-2.0升/分鐘,吸氧時間每天應該超過15小時。
誤區六:慢阻肺患者一活動就喘,所以盡量不外出,只要呆在家里不動就好了
其實慢阻肺患者應該適當鍛煉,但晨練并不可取,清晨大氣相對靜止,各種廢氣不易擴散,是一天中空氣污染較嚴重的時段。特別是到了8點左右的早高峰時段,空氣的污染達到頂峰。早上十點左右,溫度適宜,空氣擴散良好,適合外出活動。
誤區七:不吸煙也會患上慢阻肺,戒煙沒有用
其實戒煙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簡單易行的措施,目前很多醫院呼吸科都開設戒煙門診,新一代戒煙藥暢佩可以讓你3個月戒煙成功,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煙都有減輕氣道和肺的異常炎癥反應。
誤區八:認為慢阻肺秋冬就發,難以預防
其實在發病季節前運用支氣管炎疫苗、流感疫、胸腺肽α1等都有預防作用,口服泛福舒(細菌溶解產物)能使慢性支氣管炎單次急性發作的門診費用下降24%,門診加住院的總費用下降46.1%。泛福舒為下列8種細菌的凍干溶解物: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金葡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卡他奈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