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家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時呼吸機的參數設置很關鍵。在一些常見功能的設置上來說,需要專業性的人員進行調節的,比如說是呼吸機的壓力滴定,如果設置不好,會出現憋氣的情況,非常的不舒服。除了壓力滴定就是潮氣量設置,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預測,慢慢的調節,直到患者呼吸順暢為止。下面一些相關參數的介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通氣量
分鐘通氣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潮氣量 x 呼吸頻率,三者相互影響,只要潮氣量和呼吸頻率確定了,每分通氣量也就設定了,但有的呼吸機或通氣模式可以同時設置潮氣量和每分通氣量,或設置每分通氣量和呼吸頻率,再間接確定潮氣量。判斷通氣量是否合適的金標準是動脈血氣分析,當然得結合臨床表現。
1)潮氣量:如上所述,不同呼吸機有不同的設置方法(直接設置或間接確定),容量控制時潮氣量可直接設置,而壓力控制時潮氣量取決于吸氣壓力、氣道阻力、胸肺順應性三者的變化,壓力支持通氣時潮氣量則由支持壓力和患者自主呼吸共同決定,這點容易理解。以容量控制舉例,我們在給一個患者設置潮氣量時考慮什么因素?一般情況下潮氣量為 8-10 ml/kg,身高體重都會影響潮氣量。此外,還要考慮病情,阻塞性、限制性通氣障礙患者所需潮氣量有區別,一個 AECOPD 患者,PCO2 很高,我們不能一下子把 PCO2 降至正常甚至出現呼堿的情況,而一個 ARDS 患者,目前認為較低潮氣量(5-6ml/kg)和容許性高碳酸血癥的通氣策略能減少肺損傷。
2)呼吸頻率:設置呼吸頻率也要分情況,如果患者呼吸很微弱甚至是呼吸停止,那么控制通氣的呼吸頻率一般為 14-20 次/分(成人);如果患者呼吸基本正常,用輔助-控制通氣模式時設置的呼吸頻率應低于自主呼吸 2-4 次/分;如果自主呼吸很快,> 40 次/分,為了避免人機對抗,最好先手控通氣以略低于自主呼吸頻率的機械通氣頻率給患者過度通氣,同時提高 FiO2,抑制自主呼吸,再根據情況逐步降低至 20 次/分 左右,再行控制通氣。此外,呼吸頻率的設置也要根據基礎病情來決定,阻塞性通氣障礙時應選擇較慢的呼吸頻率(12-15次/分),限制性通氣障礙時可較快(18-25次/分),中樞性疾病、呼吸肌麻痹和鎮靜催眠藥引起的常用控制模式(14-20次/分)。另外,當機械通氣峰壓過高、血壓偏低或低氧血癥時,降低呼吸頻率有時可能效果更佳。
二、呼吸時間
機械通氣的呼吸周期由吸氣時間、吸氣暫停時間和呼氣時間組成,一般來說吸氣時間小于呼氣時間,除非反比通氣(IRV)。延長吸氣時間有利于氣體在肺內均有分布,改善氧合,但對血流動力學但影響大,而如果吸氣時間過短則容易發生氣壓傷;延長呼氣時間有利于二氧化碳排除和防止氣體潴留,降低內源性PEEP。所以準確設置吸氣、呼氣時間很重要。
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一般吸氣時間為 0.8-1.2秒,吸/呼時間比為 1:(1.5-2.0)。對于阻塞性通氣障礙(比如慢阻肺)患者應適當延長呼氣時間,減慢呼吸頻率,吸/呼比可為 1:(2.5-3)。而限制性通氣障礙時,應縮短吸氣時間和呼氣時間,增快呼吸頻率,吸/呼比選擇 1:1.5。
三、吸氣壓力
在機械通氣中需調節的壓力主要有吸氣壓力和呼氣壓力。以壓力控制通氣(PCV)模式舉例,一般壓力控制水平為 20-30 cmH2O , 壓力越高,潮氣量越大,但如果患者氣道阻力增高或胸肺順應性減低時,必須增加吸氣壓力才能維持潮氣量不變,但同時也要仔細尋找原因,如果患者是因為痰多且粘稠導致氣道阻力高、潮氣量小,此時不能盲目增加吸氣壓力,而應該予吸痰等氣道護理。同理,根據病情和動脈血氣進行壓力調整。在 PSV 模式時,潮氣量由吸氣壓力和自主呼吸所產生的負壓共同決定,慢阻肺患者壓力支持一般選 15-25 cmH2O,當然,如果患者擬脫機則另當別論。
呼氣壓力包括呼氣末正壓(PEEP)和呼氣末負壓,但我們常用的多是PEEP,PEEP是指呼吸機在吸氣時產生正壓,將氣體壓入肺內,在整個呼氣相直到呼氣末氣道壓力仍保持正壓水平的通氣模式,PEEP 的優點很多:能提高功能殘氣量,張開萎陷但肺泡,防止氣道塌陷,改善通氣/血流比例,提高 PaO2,對抗內源性呼氣末正壓。但 PEEP 對循環功能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比如影響血壓,所以要適當使用。一般先從2-3cmH2O開始設置,逐步增加,直到氧合滿意,一般不超過 15cmH2O。
四、吸入氣氧濃度
FiO2 的選擇有幾個要注意的,對于心肺復蘇、急性肺水腫、左心衰、ARDS 等呼氣功能衰竭為主的疾病可給予高濃度吸氧,一般不超過60%,在剛上機之后可短期給高濃度氧(甚至純氧)。但某些病情較嚴重,有頑固性低氧血癥時,往往可能需要較高的 FiO2(比如高于60%甚至純氧),這時候也是無奈之舉,但前提是已經充分使用了其他改善氧合的方法。
五、其他
包括吸氣流速、流速波形、觸發靈敏度等設置,一般呼吸機都會默認這些設置值,臨床醫生一般情況也較少需要去設置這些參數,但某些時候這些參數可能是治療的關鍵。吸氣流速成人為 20-60L/min,相同潮氣量,流速快,氣道峰壓就高,應通過觀察呼吸波形、輔助呼吸肌是否用力、測定氣道閉合壓力等方法來確定合適的吸氣流速。流速波形包括方波、遞減波、遞增波、正弦波,前面2個較常用,方波更適用于循環功能障礙或低血壓患者,因為它維持高流量,吸氣時間短,峰壓高,平均氣道正壓時間短,較少影響血壓;而遞減波更適合有氣壓傷的患者,因為吸氣時間長,平均氣道正壓時間長,吸氣峰壓低。
呼吸機多采用壓力或流速觸發,如果是壓力觸發,觸發靈敏度一般設置在 -2.0到 -0.5 cmH2O之間,既不能太敏感,又不能太遲鈍,如果過于敏感,只要患者稍動就觸發呼吸機,容易造成通氣量過大導致呼堿,而如果太遲鈍則容易增加患者做功加重呼吸肌疲勞。而流速觸發比壓力觸發更先進,更容易實現人機同步,流速觸發靈敏度一般為 1-3 L/min。